找到相关内容3594篇,用时10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蔡耀明:《大般若经·第二会》的严净/清净 (2)

    研究采取的最重要的原则之  页40  一,就在于回归这一群字词各自的文本脉络,进而审度在各个脉络内使用的字词到底是在透发修学进展上什么样的意趣。这当中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如何适当结合字词的论析和修证义理的...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3571037.html
  • 敦煌佛经写卷题记之现实性

    《盂兰盆经》等此经典之所以成立之根据  。(注14)  就这一点来说,倘若再回归原始佛教的哲理来对照,将可更明白  地体会。原  页274  始佛教基本上是从「厌世观」的经验出发,在指陈生即死、死即生...

    罗汀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5971065.html
  • 陈英善: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2)

    陈书》之研究计划时,曾提及  以「回归智者」为研究智者之基本要求,历经近九年,有关  智者思想之研究,学界仍以某些典范预设来套智者思想,真  令人感到无奈!其实不只天台智者如此,其它对中国佛教之  研究...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771102.html
  • 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去却突出地发展了,不再回归到儒、道)不同之处吧?!   铃木曾认为,禅之所以只能产生在中国,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传统重实践活动,不像印度古代只认精神高贵,不屑劳动操作,僧人必须由人供养;中国禅宗则...

    李泽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4871115.html
  • 昙鸾大师念佛法门研究

    」的回归。因为对修行来说,有一个简单易学而又收效迅速的「初阶」是有必要的,有一个使信仰者怀有敬畏心和神圣感的终极所在也是必须的。我们不能在一个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以浅薄的世智辩聪来盲目地推崇「自觉...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271186.html
  • 智顗“四意消文”的解经方法论

    合于谛理地去解释经义,然而此一经义终将回归观者之一心,使得读者由心出发改善一己的业力行为,因此观心实是与经义相互印证的一种实践的解释学方法,此一方法使得属于智性的知解活动,转变成为一种实践活动,的确是...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1871339.html
  • 佛教界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访谈录

    有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对于目前特区政府就基本法23条立法,本人绝对支持。香港回归近六年,作为香港市民有责任维护国家的安全。如果国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又怎能舒适生活呢!  现时全球经济衰退,恐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571415.html
  • 茶禅七日

    所知,最开始是出现在七哲之一的细川三斋忠兴之《细川三斋茶书》里,后来立花流(南坊)的立花实山在表述回归利休后期茶道、茶风意境的《南坊录》中做了发挥,但此二书都没有将之明确,只含蓄地有这个意思。融合了三...

    今川义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4471524.html
  • 茶与诗——文人生活对艺术的渗透

    无恩及吏民”式的粗鄙诗风(见《六一诗话》)。那么出路在哪里?只好向古回归,一头扎进书本中去,用“陈言”之“灵丹”,来消除“人间烟火气”,以期达到格高韵远的古雅的清境,所谓“搜肠搅文字,毋乃太清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3071579.html
  • 五代后周人口和寺庙关系研究

    态度非常理性,而毁去寺庙令僧人无处容身,回归生产的做法总比三武大杀或尽灭的做法要温和吧。  五代后周108所著名大寺院:  五代后周108所著名大寺院:   1,少林寺(郑州登封,禅宗祖庭)   2,...

    柴树青 柴千军 柴有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05971705.html